红河州旅游

发布时间:2015-07-08点击数:2899

               红河州旅游工作暨旅游重点项目推进会助读
 
旅游工作大会会场
    上周召开的全州旅游工作暨旅游重点项目推进会提出,红河旅游发展要坚持“四个不变”和“六个着力”,即全州各级相关部门要坚持认识不变、力度不变、思路不变、重点不变的“四个不变”发展理念,从“六个着力”上抓好各项工作,着力打牢基础,着力优化环境,着力扩大营销,着力创造特色,着力促进融合,着力抓项目,奋力开创红河旅游发展新局面。为此,本报选刊此次会议主旨材料,助读全州旅游工作暨旅游重点项目推进会。
    红河州各级相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大旅游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大对旅游工作的领导,结合各地实际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打造旅游核心竞争力,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和城市的形象产业,确保旅游强州建设取得实效。
    一要强化合力抓推进。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市场培育、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作用,引导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各级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旅游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把旅游宣传融入各类招商、外事、经济活动中,调动各方面力量宣传旅游、发展旅游,形成“全民兴旅”的良好局面。
    二要强化投入抓融资。要切实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为平台、资本为纽带,多渠道引进国内外资本参与我州旅游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支持,鼓励民资和外资投入旅游产业,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的金融产品,发展旅游保险,鼓励银行提高旅游企业整合重组的信贷授信额度和并购贷款额度,开办小额旅游按揭贷款业务。要充分整合各类旅游资产、资源,采取组建县市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积极探索社会化融资的新模式。要采取资源和资产重组、行业整合等办法,内联外引、扶优助强,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旅游龙头骨干企业,切实增强旅游企业的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综合实力。
    三要强化保障抓落实。各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开辟“绿色通道”,减少环节,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实施限时办结制度,为旅游项目投资主体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要积极研究落实旅游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为全州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要积极探索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共同参与旅游营销和旅游推介,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
    四要强化培训抓人才。要大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努力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要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以会代训、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旅游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服务人员、导游讲解人员、出租车司机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多渠道培养一批旅游专业人才。各县市、州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导游队伍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进一步提升红河导游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质量和职业道德水平。要进一步理顺旅行社、导游协会与导游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导游归属和职业环境问题,健全导游管理和准入、退出机制,建立适应红河旅游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导游管理体制。
    五要强化创新抓统计。统计、旅游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联系,密切协调配合,充分学习借鉴四川省旅游统计核算改革创新试点的新经验、新做法,采用贡献率分析法,科学测算出旅游业对我州GDP和对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的贡献和拉动点数,科学分析旅游产业对全州税收、投资、就业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和拉动作用,为科学分析、评估我州旅游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立足实际
    自2013年11月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全州上下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旅游强州的决定》,紧紧抓住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和昆玉红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建设的机遇,围绕打造、包装、宣传、促销“三千四百年”7张亮丽名片,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构建产业强、产品精、业态新、品牌响、服务优的红河国际旅游文化走廊,红河旅游的品牌效应开始彰显,支柱产业地位逐步显现,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是旅游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截至2014年末,全州旅游产业要素企业和机构达到1434个,固定资产总规模达到651.92亿元。目前,全州共建成星级旅游饭店46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24家;有旅行社44家,A级旅游景区20家;2014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34万人次,游客人均消费455.57元/次,旅游收入达157亿元;实现旅游业增加值62.8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18.05%,占全州GDP总量的5.57%。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排名全省第4位、第5位,接待海外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均排名全省第6位。今年1至6月,预计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27%;过夜游客759.3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2.9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4%;实现旅游增加值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4%,旅游业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不断提高。
     二是旅游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州紧紧围绕“梯田魂、古城韵、福地灵、异域情”等元素,主动加强与上级的沟通协调,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有效实施了一大批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的旅游发展重大项目,极大地夯实了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在增加旅游新“亮点”的同时,又提升了红河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今年,全州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旅游项目已达86个,概算总投资515.54亿元,截至6月,预计完成旅游投资58.02亿元;共包装旅游招商引资项目63个,其中6个项目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实际到位资金达5.24亿元。
    三是旅游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全面实施旅游品牌发展战略,市场营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品牌打造取得了新进展,红河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7张名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今年5月举行的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充分凝聚红河文化旅游形象的《哈尼古歌》作为中国馆惟一的驻场演出节目在为期半年的世博会期间每天演出6场以上。
    四是旅游融合发展深度实施。推进了旅游产业与高原特色农业、工业、文化、城镇、跨境经济合作区及生态建设的深度融合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目前,全州共有省级特色民居星级客栈4家,州级星级乡村客栈35家;云南红酒庄等工业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水紫陶、个旧锡工艺品等极具代表性的旅游产品生产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泸西)国家高原足球训练基地正在进行收尾工作,个旧国际滑翔基地成功举办多次国际性滑翔赛;蒙自尼苏小镇、元阳哈尼小镇、弥勒可邑小镇等已发挥效益,一批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休闲娱乐中心等城市旅游产品正在加快规划建设,红河水乡一期工程建成并向游客开放;蒙河铁路的开通营运促进了河口商贸旅游、跨境旅游的快速发展;大围山国家公园、金平中国·红河蝴蝶谷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运行。
    五是旅游行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旅游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行业清理整顿活动深入开展,行业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组织有关部门规范制定旅游活动涉及的交通安全、线路设计、景区景点管理、购物场所管理、宗教场所管理和餐厅管理等制度,全州旅游市场环境逐步得到优化。近年来,全州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未接到过重大旅游投诉,也没有强迫购物、宰客等负面报道。
    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州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还不匹配,与周边地区旅游业强劲发展的态势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二是产业要素不够完备,高端品牌数量不多,产业链条短,特别是宾馆、饭店、旅游商品、购物场所数量少、档次低,对文化、商贸、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旅游宣传营销、市场开拓、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大,尚未形成相对稳固的客源市场;四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严重匮乏,旅游发展的软环境亟待改善。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将其放在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突出重点
    当前,我州旅游产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面临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新课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新机遇,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紧紧围绕把旅游产业建设成为全州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红河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进一步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强化落实,举全州之力全面加快推进旅游强州建设,切实闯出一条推进红河旅游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真正使红河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重点要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年,各县市及各级旅游部门要认真把握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精心研究国家和省推进旅游跨越发展的政策及措施,立足全州富集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着力为全州旅游发展谋划出更具科学性、特色性、协调性和前瞻性的发展蓝图。一要认真编制好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到规划编制工作当中,特别是要抓住我州被国家纳入《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列为全国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的机遇,按照全州旅游发展总体要求,统筹好近期与远期、经济与社会、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紧紧围绕旅游业6大要素,进一步梳理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编制“十三五”全州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5年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重点和战略抓手,规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建设旅游强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要抓好旅游项目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完成《红河州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红河旅游强州战略研究总报告》《红河州旅游厕所建设专项规划》《滇越铁路“米轨时光”精品旅游线路专项规划》《十县市“昆玉红”旅游文化经济带建设规划》《全国生态旅游规划—红河篇》等规划,启动一批县市景区景点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要注重抓好规划的衔接工作。在旅游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既要将红河旅游放在国家和省旅游发展规划的框架内进行谋划,加强与国家、省旅游“十三五”规划的对接,又要把红河旅游摆进昆玉红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的盘子中统筹规划,加强与昆明、玉溪等周边地区规划的有效衔接。既要把旅游发展规划放到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进行统筹,加强与全州“十三五”综合规划的对接,又要密切与林业、住建、国土资源、交通运输、环保、水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使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林业规划、交通规划、水利建设规划实现无缝衔接。
    (二)加速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要围绕今年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的目标任务,切实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要着力夯实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在加快推进全州综合交通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开通一批景区旅游线路,开工建设一批旅游专线,全面改善旅游景区通达条件;要着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建水古城传统风貌保护恢复暨景区建设工程、红河水乡城市旅游综合体(一期)、蒙自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泸西“东方玫瑰谷”暨阿庐温泉康体休闲运动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加大蒙自南湖公园5A级旅游景区提升改造、河口法式风情街、石屏古城保护与开发等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及早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程量;继续加强星级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通讯设施、旅游标识、给排水、旅游安全、旅游信息网络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旅游发展环境。要着力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星级酒店建设,配套完善旅游景区景点的游乐、购物、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功能,形成聚集效应;要进一步改善旅游定点接待单位接待环境,提升承载能力,形成多层次竞相发展的局面。
   (三)深入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要抓住全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浪潮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旅游“兴一业旺百业”的带动作用,将旅游产业发展与高原特色农业、工业、文化、城镇、跨境经济合作区、生态建设深度融合起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充分释放旅游综合功能。要大力实施文化建设“1046”春天工程,把文化作为灵魂渗透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包装和营销,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实现旅游与文化建设融合发展;要加强农业旅游品牌建设,着力实施一批农业庄园建设,积极创建申报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县(点)、省级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大力打造“九红”等商品系列品牌,推动旅游与高原特色农业建设融合发展;要依托百年滇越铁路、百年锡业和红河卷烟厂,突出红河工业特色,加快个旧市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水紫陶创意园等工业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发高端旅游商品,不断拓展工业旅游发展空间,实现旅游与工业建设融合发展;要积极探索“旅游驱动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在有条件的县市推行“文化引领、旅游主导、产城一体,三项产业融合联动”的融合发展路子。加快建水、石屏古城保护与开发、蒙自法式风情旅游小镇、绿春哈尼风情旅游小镇等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和精品旅游小镇,积极推进环城市周边的旅游休闲带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旅游餐饮、住宿接待和信息咨询、卫生医疗、紧急救援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旅游与城镇建设融合发展;要实施好河口中免免税商城、金平县金水河口岸跨境商务旅游等综合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出入境旅游发展,实现旅游与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融合发展;要继续推进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生态湿地、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为代表的旅游开发建设模式,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的节约利用程度,让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实现旅游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
   (四)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
    要把旅游宣传营销作为抓眼球、增游客、提效益、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来加以推进。一要进一步加大红河旅游品牌形象的宣传力度。继续擦亮“三千四百年”7张亮丽名片,提高宣传策划水平,创新宣传形势,适时举办旅游宣传推介会、旅游文化论坛等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建立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机制。要精心组织举办好“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商品“三赛一会”活动,形成旅游宣传工作新常态。二要进一步创新推介形式。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品牌形象宣传与产品路线推介相结合,联合推介,捆绑营销。要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合作,加大自媒体的建设宣传,大力推广旅游品牌。要借助哈尼长街宴民族节、阿细跳月民族节、苗族花山节,以及哈尼梯田摄影等活动,邀请知名机构、专家学者来我州举办有影响力的专题活动,以歌曲、广告、互联网、名人效应等形式宣传,提高影响力、拓宽覆盖面,增强旅游宣传促销效果。旅游部门要围绕全州最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和旅游商品,策划制作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宣传促销资料,提高对外宣传推广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要进一步拓展客源市场。要继续推进红河旅游“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合作,建立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互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方式,在提升知名度和旅游综合效益上实现“共赢”。要积极拓展昆明、玉溪等周边客源市场,积极主动参与昆玉红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建设。四要进一步规划完善精品旅游线路。要结合当前旅游者的需求,规划建设一批自驾游、精品游线路,及早开发滇越铁路“米轨时光”精品旅游线路。五要大力开发高端旅游商品。各县市、各部门要结合自身优势,集各方之智、汇各方之力,着力打造和开发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展现地方历史文化的民族服饰、工艺品、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
   (五)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
    要进一步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经营、服务行为,努力营造安全有序、诚信和谐的良好环境。一要积极开展A级旅游景区创建。抓好元阳哈尼梯田、建水古城、弥勒湖泉生态园5A级景区提升和申报工作,力争将河口异域风情街、蒙自尼苏小镇、金平中国·红河蝴蝶谷标水岩景区、泸西青龙山休闲生态农庄等8个景区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二要积极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各县市、各部门要深刻吸取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和“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教训,进一步加强对旅游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部署,强化防范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要对旅游合同、旅游宣传广告、旅行社服务网点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整治“黑社、黑导、黑车”、不合理低价、强迫消费、欺客宰客、违规经营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三要积极开展旅游标准化工作。要在完成元阳、河口、建水、蒙自、弥勒5个州级示范县市和官房酒店、阳光旅行社、朱家花园等30个州级示范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州范围内全面铺开旅游标准化建设。四要认真受理旅游投诉举报。各县市及旅游部门要指定或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向社会公布旅游投诉举报电话,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统一受理、横向联动、纵向协作、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机制,及时受理旅游投诉。
  确保实效

[上一篇]:古城梯田景
返 回[下一篇]: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纪实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