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器文化

锡器文化

世界锡都·云南个旧第二届国际锡文化节

发布时间:2014-03-20点击数:3447

          延续千年锡脉 建设锡文化名城
    世界锡都·云南个旧第二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中共个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周林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和旅行社的朋友们:
下午好!
   秋风飒爽,红叶飘飞,在这个硕果累累的金秋,我们将迎来世界锡都·云南个旧第二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锡文化旅游节是个旧市委市政府“抢救保护锡文化资源,传承弘扬锡文化精神,挖掘创作锡文化精品,研究开发锡产业,宣传打造锡文化品牌”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是贯彻落实“文化兴市”战略、打造“国际锡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源远流长的千年锡文化是红河民族文化大州的独特品牌,是多姿多彩的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就近年来个旧市对锡文化的研究探索及取得的初步成果作简要介绍。
悠远的锡脉
    2000多年前有史记载、有实物为证的锡脉。翻开厚重的典籍,我们不难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寻找到关于个旧大锡的亘古印记。《汉书·地理志》记载:“武帝改滇王国为益州郡,中有贲古县,其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南乌山出锡。”据《读史方舆纪要》临安府(今建水)贲古条及章鸿钊《古矿录》载,贲古就是今蒙自、个旧一带。随着个旧境内倘甸古墓葬群、卡房黑马井东汉墓葬群、倘甸标杆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石榴坝战国墓葬、冲子坡东汉冶炼遗址、小河沟清代冶炼遗址的相继发现,制作精美、技艺精湛的“铜佣灯”、“提梁壶”、“铜三羊盒”、“明铜钟”等珍贵文物带着远古的神秘气息展现于人们眼前。确凿的文字记载和大量的青铜器文物雄辩地证明:有史记载的个旧锡矿开发在西汉时期即已开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4000多年前有证可考、正在被发现的锡脉。悠悠的锡脉联系起了这座偏僻的南夷小城与古老的中原文明,在漫长的发展变迁中,有文字记载和有实物为证的历史也许会被暂时掩埋,但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中,我们总能发现和还原一些历史的真实。1993年1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屈小强、李殿元等主编的《三星堆文化》中这样写道:“云南自古富产铜、锡矿石。早在商代,中原王朝就大量从云南输入铜、锡,作为制作青铜器的原料。中国科技大学运用铅同位素比质法对殷墟5号墓所出土的部分青铜器进行测定,发现这些青铜器的矿料不是来自中原,而是来自云南。蜀滇近邻,蜀地固然有其铜矿,但商代开采的极少,锡料却必须仰给于云南。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测定,三星堆青铜器中的铅,就是取之于云南的。大概其铜、锡原料也离不开这条供应途径。蜀、滇青铜器合金成分比较接近,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中国二十一世纪百科知名专家、中国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戈隆阿弘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川广汉三星堆大批青铜器的原料,来自于云南。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代——商代及其以后的青铜器原料也都来自云南,并且主要出自东川和个旧两个地方。
    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与科技考古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正耀教授和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晓岑教授分别就商代青铜器矿料进行分析,得出大致的结论:这些矿料来自今云南境内。这个结论与戈隆阿弘的论断不谋而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耿昇也认为,锡矿是中国最早实施工业开采的矿业之一,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存在最早和延续时间最长的是“大锡之路”或称之为“金锡之路”。这些考证与调查研究,极有可能将个旧锡矿的开发利用推至距今4000多年的商代以前。
    在求证和探索中走近悠远的锡脉。沿着悠悠的锡之龙脉,我们正一步步走近那远古的、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目前,个旧市委、市政府正在与金正耀教授合作拍摄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千古之谜话锡都》,由市政府调研员王丕勋同志牵头组织和协调,个旧市斯丹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拍,意在探索发现历史上辉煌灿烂、登峰造极的古滇、古蜀、古中原的青铜文明同个旧锡有哪些必然联系?从“司母毋大方鼎”、“越王勾践剑”到三星堆青铜器,如此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为什么没有铜锡原料从何而来的记载?云南的铜,个旧的锡是否就是中原青铜器的主要来源?如果是云南的锡铜原料,又是如何运往中原的?是否曾经存在一条古代的大锡之路?目前,《千古之谜话锡都》已被列为省、州、市文产办的重点扶持项目,一旦摄制成功,将对提升锡都个旧、红河州乃至云南省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灿烂的文化
    锡文化的定义。悠远的锡脉从边陲延伸至中土,数千年的锡矿开发、冶炼、运输与利用,不仅铸造了辉煌的青铜时代,也积累和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锡文化。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对锡文化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定位,他们认为,锡文化是中原文化、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后共生出来的特色文化,即是锡山人在数千年的锡业开发过程中熔铸的一种地域性很强的多元文化。其特点是:以锡为主,千年积淀,多元综合,吸纳创新,工业文明,人文垂先,锡映史迹,名扬四海。
飞速发展的城市、知名的文化品牌与千古流传的民间文化诠释着锡文化的多元内涵。巍峨的锡矿山绵延千里,不仅蕴藏着银光闪闪的锡矿石,为后人留下了数十处矿冶遗址和数千公里长的矿道、风格独特的城市建筑群、“创世窄轨”个碧石铁路和先进的奥斯麦特炉,专家认为,锡文化承载着“世界锡都”、“工业摇篮”、“青铜文明”、“创世窄轨”、“民居滥觞”五大知名文化品牌。在锡山上不断开拓创造、繁衍生息的劳动人民心中,还流淌着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传唱着一曲曲不老的歌谣,编织成了五彩斑斓的锡之文化。诸如“阴山和阳山的爱情故事”、“祖师阁上的三块金瓦”、“白猿献宝”、“耗子庙”、“仙女下凡”、“麻雀走路”等故事在矿山比比皆是,流传千古。“七月七”、“前世不修”、“可怜不过走厂人”、“出门调”、“走厂调”等歌谣在岁岁年年走厂的砂丁口中传唱不衰。因此,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寿川教授认为:厂尖文化是个旧独有的原生态文化,公司文化、锡都文化是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锡文化的内涵至少包括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血泪书写的“砂丁”文化、土洋并包的近代工业文化、带动南滇的矿业文化、面向世界的外贸文化和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文化6个方面。
    个旧人昂扬乐观的生活状态和奋斗不息的坚定信念演绎着锡文化独特的人文内涵。锡文化是开放性的动态文化,具有独一无二性、历史久远性和多元丰富性,它兼收并蓄地吸收和集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具有多元文化因素的综合性文化,是在漫长的积淀过程中,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种种文化相互激荡、吸纳排斥、融合斗争、渗透抵御而最终形成的本土特色文化。因此,锡文化不是被文人墨客和史家精心修饰和撰录的文化,人文精神是锡文化最主要和最鲜明的特征,它始终围绕着“人”与“生活”这两大主题,是一种以人为本,培育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文化;是真正来自大众、属于大众、源于生活、融入生活的文化;是个旧深厚生活底蕴的高度浓缩,它融贯了个旧的过去,并以绵绵的生命力,跨越时空影响着个旧的现在和未来。锡文化是个旧的万花筒和说明书,透过锡文化,可以一览个旧悠远历史的深度、高度和广度,它是一个个不朽的传奇,文化就是生活,就是信念,就是历史,就是生命的历程,是祖祖辈辈个旧人坚强不屈的纪念碑。
    建设中的锡文化名城
    锡文化是千百年流传的古朴民风和永不言输的进取精神,是个旧的灵魂,是个旧文化的核心和象征,它维系着锡都的文化渊源,体现着锡都的文化特色,展现着锡都的文化优势与价值,决定了锡都个旧独一无二的城市个性,是红河文化甚至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旧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锡文化是锡都人不断开拓创新的重要精神基础;是个旧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锡都个旧走向世界,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新动力,是锡都的品牌与旗帜;是未来锡都个旧建设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是个旧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内涵与最大优势。
    锡文化是个旧的立市之本,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和热爱个旧的专家学者一直关注和讨论着个旧的锡文化,2000年,个旧市委市政府正式确立了“锡文化”的提法,并将其列入“文化兴市”发展战略,正式拉开了对锡文化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的序幕:
    大型盛会彰显锡文化魅力。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准备,个旧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举办了世界锡都·云南个旧首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大型祭硔王典礼、锡文化展览、锡文化灯展等活动盛况空前,好评如潮;锡文化论坛智囊精英云集,影响巨大;丰富多彩的特色演出、京剧汇演名家汇聚;经贸洽谈和招商引资硕果累累……这是个旧市首次独立主办的高规格、高水平的文化盛会,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10月,世界锡都·云南个旧第二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将如期拉开帷幕,锡文化将再次以可观可感的艺术形式彰显出其非凡魅力。
    理论研究明确锡文化定位。2005年8月,世界锡都·云南个旧首届锡文化旅游节宣传处与论坛处、省社会科学院联合邀请了全国知名的30余位社科专家到个旧进行为期4天的专题考察,参观了近20余家单位和企业,11月,与首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同期举办了锡文化论坛,专家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复思考,撰写了30多篇与锡文化和个旧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高质量论文,并作了交流演讲,进一步阐述和明确了锡文化在个旧城市转型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论坛结束后,论坛处将有代表性的优秀论文编印成《锡文化论文集》出版,成为个旧历史上第一部锡文化理论文集。第二届国际锡文化旅游节期间,“国际锡工艺品交流展示与高端锡文化论坛”将在锡都个旧举行,国内外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将以锡工艺品产业的壮大和发展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探索博大精深的锡之文化。
    挖掘资源充实锡文化内涵。近几年来,个旧加大了对锡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先后编辑出版了《锡都史艺文集》、《锡映千秋》、《锡都三杰》、《锡山歌谣选》等多部锡文化书籍,涌现了一批以锡文化为内容、以矿山生活为创作背景的作家群体,先后创作了《走厂》、《塃老板》等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大大丰富了锡文化的文学内涵。2006年,市文产办牵头组织了锡文化片区初步调查,编辑出版了《个旧锡文化调查》和《个旧锡文化》,为锡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保留了大量的珍贵资料。2008年8月,由中共个旧市委宣传部主编的《老个旧·新锡都》影像集出版发行,该影像集以“锡矿史印”、“珍弥存照”、“城市变迁”为主题,收集了65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提供的447幅展现个旧历史发展,新老变迁的珍贵照片,采用新、老照片对比的形式,辅以简单明晰的文字说明,引领读者去品味个旧深厚的锡文化底蕴、锡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城市建设的辉煌成就,是锡文化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物证。
    标志性建筑展现锡之文化。个旧是锡之名都,近几年个旧市政府和云锡公司投资建设的标志性建筑逐渐让锡都名符其实。2005年5月,个旧第一批锡文化民俗雕塑在个旧大桥商业步行街竣工,《矿工魂》、《走厂路》、《砂丁谣》、《涮塃》,《代写家书》、《双眼井》让人们身临其境地了解了砂丁的血泪生活;2005年10月,大型汉白玉雕塑《硔王》、铸铜雕塑《背塃》、《驮塃》、《磨塃》、《洗塃》、《炼锡》六组锡文化雕塑在个旧金湖文化广场顺利完工,2008年8月,个旧锡文化系列雕塑最后一座青铜雕塑《精制》亮相金湖文化广场,与2005年设计完成的5座雕塑相得益彰,带领人们沿着先人的足迹走上了茫茫的淘沙之路。这些雕塑体现了锡文化的多元化内涵,形成了个旧特有的城市文化风貌。
    2007年5月,由云南锡业集团公司投资3000万元、总面积5600平方米、展区面积2770平方米的云南锡博物馆开馆,云南锡博物馆以“独、实、精、新”作为建馆的基本理念,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统一和历史积淀与现代发展的统一,引起了省内外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在此基础上,由个旧市政府投资45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13700余平方米的锡博物馆、图书馆整体工程目前已完成方案设计、论证、试桩、招标等工作,预计将于明年春节前竣工。个旧锡博物馆建成后,将与云锡公司博物馆交相辉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充分展示出我市悠悠几千年的锡文化发展史,成为我市“文化兴市”战略和“建设锡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锡工艺品——锡文化的点睛之笔。锡工艺品是锡文化最具灵气的艺术代表和文化载体,是个旧最为独特和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个旧锡工艺品的生产始自明末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个旧市进行产业化生产的锡工艺品企业有个旧斑锡工艺美术公司、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美术厂、和昇实业有限公司、云锡公司银冠工艺美术厂和个旧市锡缘工艺美术厂。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锡工艺品家族也在不断壮大,斑锡、喷涂、磨砂、斑花、贴花、浮雕等技艺为锡工艺品增添了新的艺术效果。红河金易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斑锡工艺美术公司总经理赖庆国先生2004年为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设计的国礼“钓鱼台”锡茶筒一直沿用至今, 2007年1月赖庆国先生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参评作品“吉象珍品茶储”、“九象奇妙壶”、“四象茶堡”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扎实的产业基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为锡工艺品产业化发展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锡工艺品产业化发展项目已被列为市级、州级、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占地40余亩的“个旧锡文化工艺美术产业园”已完成规划设计及实际测量工作,经专家考察论证后将开工建设,建成之后将成为个旧锡文化多功能展示区和文化产业发展博览园。
   “锡书历史  锡铸辉煌  锡缘青铜  锡映千秋”,个旧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反映中国冶金工业发展史的活化石,是反映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史的教科书,千年璀璨的锡文化正推动个旧向国际锡文化名城迈进。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对于锡文化的研究和探索还远远不够,例如,对于锡文化和锡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特色还不够鲜明和突出,锡文化和锡文化产业的品牌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形成,锡文化意蕴还需进一步挖掘,锡文化产业对于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未突显等等,在此,我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对锡文化的探寻与研究、个旧文化产业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朋友发出诚挚的邀请,金秋十月,美丽的锡都欢迎您!谢谢大家!
  

[上一篇]:锡制楼梯问鼎吉尼斯之最
返 回[下一篇]:锡婚纪念品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