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器文化

锡器文化

云南斑铜器制作始于明代

发布时间:2012-11-26点击数:2996

              云南斑铜器制作始于明代
     斑铜是云南工艺美术的经典品牌,也是云南铜文化的艺术奇葩,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云南斑铜究竟始于何时。根据古墓葬出土的考据,明代已有斑铜件的制作,就现在的观点来看,云南斑铜器的制作始于明代。
    谈到斑铜缘起这个问题,斑铜工艺始于何时并无史料记载,然而考古学的证据显示,云南最早在明代已有斑铜器件的制作。若要追本溯源,那么斑铜源于东川、会泽。会泽冶铜业发达,一些跟铜相关的制造工艺繁盛。在诸多品类的铜制品中,独享盛名的是“张氏铜匠”祖传的斑铜器。斑铜器的制作始于明代,到1914年张氏铜匠制作的“斑铜鼎”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银奖时,据说已经有了近300年的历史。
    传说张氏家族祖籍南京,世代均为铜匠。明朝时有军队从南京来滇,张氏先祖随军来到东川府,在参与制作大明宣德炉的过程中,得以接触鎏金,金银错,金、银、铜的合金制作工艺,为后来的斑铜制作工艺奠定了基础。张姓铜匠到会泽后,偶然得到天然铜料,凿开铜块后发现有熠熠生辉的晶体,突发灵感反复锤打至一定火候,表面显现结晶斑花,远比宣德炉人工掺加金银后在表面形成的晶斑更漂亮,由此开创了享誉“中华一绝”的生斑锻打工艺。
    斑铜至少在明代已见行世,但初始于何时何地,至今尚无可靠史证。民间的一种传说是,东川有明代宫廷工匠张氏能作斑铜器。传张氏后人曾在云南澄江作铜器,因缺铜源乃移居会泽(属东川),仍为铜器业,后来不断发展并在当地形成“铜匠街”。很多传说现在查无实际,但却可以说事出有因。
    但斑铜之加工、聚散于省城昆明却大有史载。明代时,昆明的铜器制造业已十分发达,《续修昆明县志》载:“铜器,凡铸造神像、炉、瓶成黑色而光滑、花纹精细者为古铜器;锤造炉、瓶成冰形而斑者,为斑铜器;其造墨匣及小件炉、瓶质如古铜而花纹字画以银片嵌入者,则为乌铜器,且又有乌铜走银之称”。 及至清代时,特别是1905年昆明作为自辟商埠开放并1910年滇越铁路修通后,铜器制造业有了发展,斑铜制品声名日盛,成为昆明工艺美术品之出类拔萃者。
    据清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的调查,当时昆明仅铜器铺就有134户,铜器铺中所售斑铜由东川会泽匠人以生斑自然铜冷锻、打磨成器皿初型后售至昆明,再由这些铜器铺加工为成品后出售。这时期,斑铜在东川以张氏家族之“宝鸿号”著称,而昆明以王吉兴之“宝鸿号”最为有名。

 

[上一篇]:个旧市党代会注重锡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返 回[下一篇]:浅谈锡工艺品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