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器文化

锡器文化

锡合金烟具的文化内涵

来源:东方烟草报发布时间:2013-09-29点击数:2861

  “全国烟草行业技术创新成果展览会”文化展区“百年烟具”介绍
        锡合金烟具的文化内涵
    2002年5月18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召开的“全国烟草行业技术创新成果展览会”上,文化展区的烟具展吸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注意。
锡合金为软金属,符号SN,银白色,有光泽,质软,富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易变化,《新华字典》介绍为:铅锌合金。由于加热易融化,流淌性好,容易加工,因此适于家庭作坊及小手工业生产。据《明·曹昭·王佐》记载,“藩锡出云南最软,宜镶碗盏。”在明代,锡制品大多用于罐、壶、瓷器及香炉等。到清代,著名的有扬彭年制作的锡壶,我曾见过几只,一只为锡嵌铜高提梁壶,不但造型奇特,而且镶嵌黄铜花饰及诗句,另一只为三镶壶,铜钮铜圈,银镶花饰,几年前市场价已过万元,因不是此篇专题,即不多论。
    收藏锡合金烟套具,是由喜爱烟文化引起的。目前国内烟标、烟广告的收藏已初具规模,烟具、火具相比之下要少许多。一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相比烟标收藏费时、费力、更费金钱。我在收藏烟具的十几年里深深感到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贯穿历史上千年,从原始社会的图腾膜拜到各大洲之间的贸易交流,相信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没有任何物品能够如烟草一样,从发现到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用了较短的时间。它上至总统下到平民,吸食的方式完全平等,这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原因之一。机制卷烟从海外传到我国也有百年以上。为解决卷烟的存放与显示主人地位档次,各国工匠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和技艺。西欧、北美与我国生活方式不同,欣赏方式及做工也有很大不同,我们统称为洋做。日本与我国文化相近,工艺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竟难以区分。
锡合金镏金烟套具,由一托盘、卷烟合、烟灰缸、火柴架组成。托盘分布八束菊花,花朵层层叠起,下托花叶。烟盒盖浮雕一骑鹤观音,仙鹤伸颈鸣叫,羽翼伸展。观音面部雕刻丰满,背靠双光环围绕。火柴架四周四朵菊花,底部镂空。右上角一只孔雀长尾下飘,下角配一只瑞鸟向上飞翔。左侧浮雕一观音拜于莲座之上,手捧一硕大多瓣菊花,整体设计似有东瀛风格,又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交融。旧说“用锡制做茶具,夏日蓄茶,宿无异味。锡感沉稳,年久表面会生出鲇鱼斑,此品最佳”。而古人不知,常用含铅之物饮水,对身体绝无好处。用锌铅制作烟具十分适宜。一是价格低廉,二是易于加工,三是手感沉稳。当翻盖取烟或敬烟自取时,烟具的压手与主人的身份十分对应。用锡做卷烟盒密封很好,能够隔绝外界干湿气候影响。盒内一般用红木、柚木或其他木质做成衬里,对保持香烟的品味有一定的效用。
    镀金烟套具富丽堂皇,金光灿烂,显得档次极高。我的藏品中还有镏银、镀铜的烟套具,形式相差不多,在此不多论述。单件锡合金烟具,比套具多四条支脚,易于单独摆放。盒四周浅刻花卉,顶盖弧形凸起,右下角一片松林,左侧一巨大山门,过山门沿石阶逐级向上,便是寺院建筑,寺院后,山林重叠。此物品的建筑风格需由专家评说。它们的制作工艺相当讲究,五面全部镂空,雕有梅花,枝蔓刻画成深浅不同的半弧状,支脚为西洋兽足形,镂空处露出红木内衬,更显器物的高贵。此为西洋产,年代为18至19世纪。
    我国的冶炼工艺历史悠久,有证可考的就有近五千年历史。“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见《梁同书古铜瓷器考》)“三代鼎彝皆黄铜,质轻;汉代紫铜,六朝、唐宋青铜,质重”(见《邓之成古董杂所记》)。为使铜液在铸造物件时流通性好,必须加入适量的铅锌,以减少气孔和缝隙。单纯用铅锌制造的物件起源于何时无据可考,软金属冶炼温度低于铜铁,是否应早于夏商也不得而知。分析汉唐以前制品多用金银,粗一些的也用铜铁,而锡制品既软又无实际用途,所以弃之不用。宋以后传世品渐多,尤其明清两代,出现制锡名家,多是一些茶酒用具、文房、贡器等。档次高一些的镏金镀银,低一些的刻画一些诗词吉语。
    另一件锡合金烟具造型极其新颖,它四周遍雕龙纹,龙头高扬,龙角龙须乍起,左拥一个“寿”字,右侧一个“福”字,上盖同样图形,只是更紧凑些,基座仿梯形卵石。卷烟从上部放入,盒内下部有一机关,由弹簧控制,使用时扳动右侧一扳手,香烟即从开口处滚出,其设计独具匠心。
    从几十件藏品中挑出几件进行展示,本是极简单之事,但既要显示特殊器型,又要引起藏家与普通观者的共鸣,也颇费一番心思。藏品大多可以显示人品,藏者将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藏品展示于人,而观者也许会给予认可,也许会不屑一顾,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上一篇]:个旧“吴记”锡铺锡器传人吴满荣
返 回[下一篇]:秀美锡春城

云南个旧市晟鼎纯锡工艺厂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号:032914Q云南科技型企业认证编号:ZXR2013010319 滇ICP备13001057号 

善锡堂在线客服
13577100032